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理论研究

行业动态

以信用蓄势 赋能农村新发展 安徽省歙县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采访记

时间: 2021.04.16 来源: 金融时报

在安徽省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一年多后,《金融时报》记者来到了试点地之一的安徽省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

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试点以来,大茂社区依托自身优势,注重强化结果运用,助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村被评为AAA级信用户20户、AA级信用户121户、A级信用户150户,完成授信金额2851万元。全村无不良贷款,成功被评为AAA级信用村,首批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而这也只是安徽省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创新机制破解信用建设难题,结合产业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正在成为当地支撑产业多元化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产业特征带来多元发展需求

“大茂社区的特色农业产业是茶叶和枇杷。不过之前的产业发展相对零散,引导和整合相对不足。”在被问及当地产业发展过程时,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坦言道。不过,也正是前后产业发展的变化,形成了现如今当地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提升。

受制于劳动力、产业融合不到位等问题,大茂社区前几年在产业发展方面并不理想。“特色产业承接力度不够是主要问题之一。”姚顺武以当地的枇杷种植举例,“枇杷除了鲜果销售之外,主要的加工产品是枇杷罐头和枇杷膏。前些年,我们当地没有较大规模的加工主体,枇杷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浙江等地深加工企业的收购情况。因为没有相对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单纯的农业种植并未能给农户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土地经济效益不高,加之地处难以开展规模化种植的山区,导致土地经营者无法拿出较高的流转地租,当地土地流转程度不高。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家庭收入,多数劳动力倾向于外出务工或参与季节性务工,村里的农业种植多由留守村里的家庭成员完成,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活力。

“乡村发展要有可持续的产业,也要有人。如何提高零散土地的经济效益、如何承接回乡发展的经营主体,需要因势利导,拉长产业链。”姚顺武表示,这是村集体近几年的主要工作。在盘活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基础上,如何让产业发展惠及所有农户更为关键。

将农业产业与旅游融合是大茂社区迈出的第一步。大茂社区处于新安江山水画廊的核心区,这里又有通往千岛湖景区的水上航线,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4年,大茂社区利用佛坑水库近百亩水面招商引进的千百渡庄园,这一相对成熟的项目不仅在之后几年带动起了当地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配套服务的发展,也将农业很好地融入其中。当地农户告诉记者,“我们这边乡村旅游的旺季与主要农作物收获季节有一定的重合度。过去我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茶叶和枇杷的采摘,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我们可以将休闲游与采摘、研学等内容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我们的收入也变得更为多元。”为了进一步巩固普通农户收入,村集体在近两年又吸引投资建设了枇杷深加工工厂,以更好地防控枇杷产业市场风险,也为当地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随着产业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农户在从事季节性务工和种植的同时,开起了农家乐,已有的金融服务再难满足发展需要,也对治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姚顺武介绍说,在2019年之前,当地普通农户能从银行获得的家庭备用金类的信用贷款在2万元左右,如果出于具体的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贷款要在提供保证、担保、有效抵押物的情况下获得。“事实上,2019年,歙县农商银行向大茂社区整村授信200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发展,但无论从用信层面还是助推乡村治理的角度上,力度还不够。我们更希望有自上而下的信用建设,能够促成更高效的信用变现、更多元的金融创新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姚顺武说。

创新机制破解信用建设难题

如果从更大的视角看,农村信用建设的作用就不只限于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还在于推动城乡和区域内的信用系统一体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及构建共建共治的乡村基层治理格局等。在2019年7月,安徽省在16个市的16个县中选取了32个乡镇和335个村,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从这些试点地出发徐徐展开。

如今,不少地区都在开展信用村建设,但有些存在实际作用不强、基层组织配合度不高等问题。安徽的试点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据安徽省黄山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由省一级牵头开展相关工作,从统筹协调的角度进行机制创新,最大化提升信用建设效用。

上述负责人表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由安徽省委组织部牵头,从组织层面较为彻底地解决了信用认定环节数据整合和后续数据更新的问题,并且可以结合地方数据治理进行相关工作的正向推进,对于地方政府工作效率提升和阳光政府打造有益。姚顺武告诉记者,村级在数据信息归集过程中只需进行乡风文明评议和少量必要信息收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村两委的重复性劳动。这得益于信用信息平台的搭建和信用村建设数据目录的梳理。在数据归集前,安徽省相关部门就按照已信息化数据、可信息化数据、申报采集数据、乡风文明评议数据四种类型,全面梳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指标体系相关数据,做好数据分类,明确部门责任,界定层级关系,对省级、市级部门能够集中归集的数据由省级、市级统一归集。这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逐个部门数据对接和后续使用持续性的难题。

在此基础上,安徽一方面在制定信息采集清单时综合了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数据来源方和基层政府的建议和想法,特别将金融机构的使用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在村一级乡风评议工作中,从金融机构中抽调工作人员担任乡镇金融特派员和金融村干部,以提升信息的真实可行,也消除金融机构使用过程中的顾虑。此外,系统还设定了风险补偿机制,以信用评定结果投放的贷款,如若其不良率超过2%机构可获得补偿,进一步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参与性。以此为基础,在信用户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对AAA、AA和A级信用户必须分别提供至少10万元、8万元和5万元的信用贷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机构贷款使用效率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只能取得评级结果,他们正在研究下一步如何向金融机构提供脱敏后的数据,以助力机构产品服务创新和针对性营销等。

阶段性成效初步显现

在一系列创新机制的推动下,2019年7月以来,黄山市在歙县徽城镇、深渡镇的25个选点村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有效增强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内生动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由金融机构业务主导转变为党建引领、政府推动;村党组织由配合金融机构转变为主动作为,积极服务;金融机构由抓大放小、逐个授信转变为整村授信;农村信贷市场由成本倒挂、资金难进转变为可盈利,商业可持续;农村信用主体由缺资金、难发展转变为贷款易、产业兴。截至目前,歙县两个试点镇共评定A级以上信用户10267户,共授信8.22亿元,已用信2.21亿元,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2个百分点;评出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个授信1031万元,用信988万元。

在信用变资金的基础上,信用村建设机制让金融机构更深入地了解并参与到了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选派金融村干部、产业指导员,引领农户聚集资金、技术、项目等生产要素,安排信贷人员结对服务、指导实践,确保信贷资金用于村级经济发展、村级农业生产,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有力地加快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户增收。例如深渡镇昌中村通过产业指导,村集体带领发展泉水鱼项目,金融机构结合信用评定对承包户授信贷款,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村集体收入也大幅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数据采集、乡风文明评议、评定信用等级等工作,实现了对各类信用主体的精准画像,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都能以更低的成本投入到农村金融服务中,进一步解决了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歙县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层党组织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协助银行做好管理,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减少了银行贷款管理成本,进而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以前农户在银行办理贷款需要十几项材料,利率高达8%,流程处理也要较长时间,现在凭信用证去农商银行,当天就拿到了信用贷款,且利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金融支持这个杠杆,信用评定结果被拓展运用到了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特别是通过农民一家一户的“小信用”,做细做实了乡村治理。目前,歙县已有成绩突出、社会公认、群众满意的徽城镇南屏村、深渡镇大茂社区等8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示范村,并在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倡导乡风和谐、对标看齐的乡村治理新风尚。姚顺武在采访结束时表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对村级治理和乡村建设而言是很好的抓手,通过这一抓手,我们在保留农村优势资源的同时拉长了产业链,盘活农村现有集体资产的经营方式,与此同时,从源头上促进了自治、德治、法治的融合。”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9合肥兴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皖ICP备17003918号-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