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共同举办了“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启动仪式,粤港澳三地同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1-03
初步统计,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委托贷款余额为11.04万亿元,同比下降3.2%;信托贷款余额为6.19万...
初步统计,2021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多增621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64亿元,同比多增21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00亿元,同比少减25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36亿元,同比...
随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三农”工作的重心也实现历史性转移,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波澜壮阔的画卷该如何绘就? 连日来,代表委员们表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要以制...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公众对今年宏观政策走向很关注。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拿出了“定心丸”: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
中小企业将迎来新一轮政策力挺,其中鼓励创新和融资支持方面成部署重点。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正加快“十四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通过3-5年时间在国家层面培育1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此同时,金融政策将进一步发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将增长30...
截至昨日23时20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分别触及6.5316、6.5486,较今年以来高点6.4380、6.4062分别回调936、1424个基点,双双跌至今年以来低位。美元指数强势上扬,令人民币汇率承压。上周末,受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高影响,美元指数径直向上,迅速攀升至3个月高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3月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是有把握实现的。下一步将保持宏观政策必要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 消费投资齐发力 关于促进消费,宁吉喆强调,今年要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当前尤其要做好常态...
目前,疫情对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扰动已在逐步消退,但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仍不容忽视。特别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期间,金融领域的重点任务有哪些?助力经济平稳运行,货币政策接下来如何发力?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第一财经...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两会”也强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这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